我在北京时候的一天()晚()上(shàng ),接到一个电话,是一个外地(dì )的读者,说看了我的新书(),觉(jiào )得很退步,我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,小说就是生活,我在学()校外面(miàn )过了三年的生活,而你们的变(biàn )化可能仅仅是从()高一变成了高(gāo )三,偶像从张信哲变成了F4而已,所以根本不在()一个欣赏的层次上。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学啊几班(bān )啊的(),我()写东西只能考虑到我(wǒ )的兴趣而不能考虑到你们的兴(xì()ng )趣。这是一种风格。 那人说:先生,不行的,这是展车,只能外面(mià()n )看,而且我们也没有钥匙。 我(wǒ )说:这车是我朋友的,现在是()(shì )我的,我扔的时候心情有些问题,现在都让你骑两天了,可以()还我了。 然后那老家伙说:这怎么(me )可能成功啊,你们连经验()都()没(méi )有,怎么写得好啊? 这还不是最(zuì )尴尬的,最尴尬的是此()人吃完饭踢一场球回来,看见老夏,依旧说(shuō ):老夏,发车啊? 当()年始终不曾(céng )下过像南方一样连绵不绝的雨(yǔ ),偶然几滴()都让我们误以为是(shì )楼上的家伙吐痰不慎,这样的气候很是()让人感觉压抑,虽然远山远(yuǎn )水空气清新,但是我们依旧觉()(jià()o )得这个地方空旷无聊,除了一(yī )次偶然吃到一家小店里美()味的拉面以外,日子过得丝毫没有亮色。 我当时只是在观察()并()且不解,这车为什么还能不报废。因为(wéi )这是89款的车。到现在()已经十三(sān )年了。 如果在内地,这个问题的回答会超过一千字(),那些连自己的(de )车的驱动方式都不知道的记者(zhě )编辑肯定()会()分车的驱动方式和(hé )油门深浅的控制和车身重量转移等()等回答到自己都忘记了问题是什么。